[心得1] 親子天下 Podcast Ep.10: 原來自主學習是每個人都在練習的能力
我是 Podcast 長期及固定的使用者,因為發現自己是「聽覺型學習者」,就是用聽,我會特別專注與便於吸收。又因我最近的交通工具是自己開車,所以更能把 Podcast 在一趟車程中消化完畢(很符合我省時、省力精神。且好內容我有時還會聽兩遍 :D)。
最近想要來個自我練習,就是把聽到的觀點,連結自己在當下的思考與延伸出的想像問題,紀錄起來,變成我自己的觀點,分享出來。
第一篇,我想以親子天下這集為開端,因為談的是教育,且是「自主學習」。在 108 課綱中,高中端有一個變化,就是每週會有至少 2 節課的自主學習時間。從課綱推行前,學校端就開始有許多討論,因為在沒有課本與課程設計下,各校需要全體動員來規劃與設計課程內容?老師對於自主學習這件事的認知是什麼?以及在課綱架構與要求下,我們怎麼樣實際讓學生在這個時間,能達到真正的個人化學習差異,適性發展並深入探究,甚至「養成學習的習慣」。
在聽完這集的訪談,我認為,其實自主學習在課綱中被設計的原因,是因為想要培養學生有學習的習慣,也就是 Podcast 中的破題—「自主學習就是終身學習的基礎」。但,這要怎麼做呢?
創造學習的情境
學校本是學習的環境,為何現在又要創造學習的情境?在 Lifelong-learning (終身學習)被越來越多人提及是未來需要的能力後,我們開始意識到,以往的學校環境 “太單純”了,學生習慣了有老師在旁指導、有個能講解與解惑的角色,但真正要培養持續學習習慣的關鍵是“沒有一位(幾乎是固定時間)老師站在你旁邊” 時,你會怎麼學?
當時聽到這,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,算是自主學習者嗎?甚至是終身學習者嗎?」我重思自己在離開學校後的學習狀況,什麼是我在這幾年在工作經驗中學的,什麼是我「額外」花時間去精進的?又,什麼狀態下我是在學習的?什麼時候只是在做娛樂放鬆?我習慣的學習方式是什麼?我是否有培養一個學習的習慣?
這些問題的背後,我發現會收斂成一個結論:「學習後的成就感與啟動下次學習的動機,往往是在我解決了一個問題或滿足我對於某件事的好奇心。」
就是這樣的感覺,讓我發現原來學習會讓自己變得更好,就像長出了翅膀一樣能飛得更高,看到其他引發我不同思考的新世界,而我是 Enjoy 在其中的。
我是這樣想,當老師或父母捫心自問自己日常學習樣態與方法,或許能更貼近能如何引導學生培養這項能力吧!
讓電腦(筆電)成為學習的標配
在 Podcast 中提到老師和學校要幫助學生「建立學習的鷹架」以及如何讓這批數位原住民能學習將 3C 從娛樂載具成為輔助學習的工具。
身為一名教授資訊為主的老師,我回到我的使用習慣思考,手機對於我,是便於立即查詢資料、紀錄想法還有溝通、聯繫、透過網路分享資訊的載具;而電腦則是我真正紮實一些資訊技能的工具。不只有基本功能,電腦是讓我學習整理資料、編輯與製作報告,以及學習安裝軟體、排除資訊問題等歷程建立。因為從國小五年級就擁有能自由使用的電腦,且經常在學校做資訊小老師(也參加過國小查資料比賽),從小我對於電腦的「掌握度」就不陌生。老師在學校用電腦教過小畫家、Word、簡報,我回家也可隨時使用電腦來重現與複習,因為這樣的便利性,讓我很早就對電腦駕輕就熟。
近年來各縣市以「班班有平板,甚至生生有平板」為主要數位載具選擇,而葉士昇老師卻提出:「筆電應該成為每個學生的標配裝置。」
我是再同意不過。在美國(與日本),小學高年級以上幾乎是每個學生都有筆電(甚至家中也有),但在台灣,大部分的學校已有平板(但多半是一個班級量),但不見得有足夠筆電。可能有人覺得平板輕巧、也有很多 app 支援不同的應用讓教學與學習變得更生動有趣。但思考與觀察後,當學生要做大量搜集資料、查看與閱讀資料、討論與彙整甚至在最後,需完整呈現時,這樣「深度能力」的培養,電腦的操作其實想像更豐富,更適合延伸廣度與強化完整度。
**上面這個數據顯示從 2016–2018 年,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(地區)的 K12 教育機構購入數位裝置的作業系統分佈。美國以 Google 的 Chrome OS 為大宗,電腦(筆電的比例)大約佔 8 成以上;其他國家則是以 Windows 系統為主。
自主學習也要懂得「時間管理」
Podcast 中也提到,可以跟孩子用切割時間的方式來轉換學習與放鬆的情境。特別在遠距學習,家中的規範更是關鍵。時間的設定,我覺得上方的藍偉瑩老師在最後 Q&A分享的很重要—找到自己的節奏。
有些人是 15 分鐘為一個單位,有些人則是習慣 30 分鐘… 最重要的是可以觀察孩子的特質,然後協助他開始做計畫,將大目標變成小任務,善用工具(計時器、專案任務管理工具),訓練自己專注思考,提升效率。
回到自己,我一直覺得我在求學階段稱不上很喜歡學習,是屬於時間到會坐在書桌前打開課本看書的人。但反觀當時,讀書並沒有什麼計畫可言,學習也都是因著學校考試而驅動。當時的態度是硬塞、讀得越多、不漏讀才能考高分,也不懂得安排時間休息,轉換與留空思考。這些如果在求學階段就學會,可能現在的學習會更有方向與方法!(但反而是現在要好好補齊的能力):)
這集的 Podcast 讓我有許多反思。一方面是分享者同為在資訊領域的體制內老師;另一方面是許多的觀點都不是從寫程式、訓練邏輯思考出發,而是把「科技融入生活」,讓學生掌握電腦工具的基礎並能將學習模式轉換成結合數位資料,擴充資訊量,打開視野。這很觸動我!
因此,心裏油然而生幾個問題來好好思考:
- 在一般學校教學,班級人數接近30人,若要將善用科技工具作為學生必學的基礎能力,可以怎麼設計課程?(是否要多跨領域的與其他老師合作)?
- 科技資訊 + 閱讀是葉老師在高雄推廣的方式與模式。這部分與我想法不謀而合。長期發現在國外很有底子的工程師,其實多半也都很會寫 + 表達。這與他們私下喜歡閱讀有關。程式語言日新月異,非常看重自學能力,倘若缺乏閱讀力的人,絕對會在學習新語言中要查找大量文件而吃虧。回到國中端,可以怎麼開始呢?
- 一直覺得自己對於科技的熱愛始於它讓我看到更大更廣的世界,大概就有點像是沒唸過國外的學校,但也不見得會少知道國外的資訊的感覺。Podcast 中,葉老師說:「偏鄉更能因為網路上的資源而打開視野,這是以往實體資源無法造成的流動。」就像我相信的,以後的偏鄉與城市在網路資源有對的投入與培育後,那個界線會越漸模糊。以後真的是只有分“有懂得掌握科技資源 v.s. 不會掌握科技資源” 的階級了!(這是上面親子天下影片內有提到的概念)